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艺栈申请   分享家:Addthis中文版 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该展厅 | 向外界推荐展厅 | 帮助中心
  书法艺术名家 刘广茂 钻石 艺栈
  liugm.sh1122.com   国际服务席号: 6935
最新博文:
草书欣赏刍议1      草书欣赏刍议2      草书欣赏刍议3      草书欣赏刍议4      草书欣赏刍议5      刘广茂草书赏读     
我的动态    
草书笔法之我见
发布时间:2008-12-05

                           草书笔法之我见
                                        刘广茂

    我参加总后老年书画研究会十几年以来,认真研习草书,体会颇多。我认为学习草书,笔法是关键。如王羲之撰写的《笔势论》指出:“夫书不平直,不用调端,先须用笔”。唐·张怀瑾《用笔十法》中说:  “夫书第一用笔”。历代著名的书法家都十分重视笔法,把学习研究笔法当成首要任务。今天,我们学习研究草书,也必须认真学习研究草书的笔法,才能提高草书的艺术性、创造性。
    一、执笔
    正确的执笔姿势是写好字的先决条件。正确的执笔方法:一要拿稳,二要拿松,时紧时松,各个手指不能死聚在一起,不扣住掌心,运用灵活自然即可。宋黄庭坚《山谷文集》中说:“心能转腕,手能转笔,书字便如人意,古人工书无他异,但能用笔耳。字中有笔,如禅家字中有眼,直须具此眼者乃能知之。”这对执笔用笔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草书执笔以五指执笔法为佳。这种执笔法就是由二王传至唐代陈希声而阐明的“撅”“押”“钩”“格”“抵”五字诀。如此执笔法,五个手指的指关节均向外突出,虎口张开,掌心空虚,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紧密靠拢,拇指横拒,使五个手指都朝着笔杆用力,力量集中。但写好草书最关键的执笔要求是指、腕、肘、肩的综合运用,特别是悬腕、悬肘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这是写好草书不可或缺的条件。
    关于执笔的高、低、松、紧等问题。一般说来,写大字执笔宜高些,写小字执笔宜低些。至于执笔松、紧问题,应该是自然、适度为好。
    因此,正确的执笔方法是在符合汉字书写要求的情况下,主要是取舒适、灵便、自然。概括起来执笔的原则不外乎“指实”、“掌虚”。指实,即五指齐力,运之于毫端;掌虚,是为了做到高度灵活的运笔。草书要达到无一死笔、无一僵画,笔笔道劲、字字圆活而又全篇飞动这一艺术要求,必须使每一点画血肉丰满、筋骨劲健。而这一切,又都靠肘肩悬空才能和全身的内在力量贯注于笔端来实现。因此,要想写出气势磅礴、游走飞动、风神超迈洒脱的草书,不能悬肘、悬腕是绝对办不到的。
    二、运笔
    正确掌握草书运笔的基本方法,才能写好草书。草书的运笔特点,概括地说就是丰富而有变化,流畅而有节奏。清康有为说“书法之妙,全在运笔”。为此,要处理好草书运笔中几对主要矛盾关系。
    一是中锋与侧锋。这是运笔时笔锋所在的位置的笔法。中锋,又称正锋,指笔锋在运行过程中始终居于笔画中间;侧锋,又称偏锋,指笔锋在运行时偏向笔画一侧。中锋、侧锋在草书中所体现和达到的美的效果不同。一般讲,中锋取劲,侧锋取妍。中锋着力均匀、浓厚而内含骨力,圆润而不失道劲。侧锋锋芒外露,富于变化,常有灵动峭拔之妍,草书运笔总体上是以中锋为主,以侧锋为辅,但具体情况还要具体分析,灵活运用。
    二是疾笔与涩笔。这是运笔时笔锋行进速度的笔法。疾为快,涩为慢。刘熙载《艺概·书概》云:“古人论用笔,不外疾、涩二字”。草书用笔不能总一个速度,要有快有慢,以慢为主,快慢结合,如王羲之所讲“十迟五急”。迟速有节奏的变化是创造线条韵律美的有效手段。且疾笔流畅、洒脱、劲逸;涩笔凝重、沉稳、丰妍,可以产生不同形质美的线条。姜夔《续书谱》云:“迟以取妍,速以取劲。必先能速,然后为迟。若素不能速而专事迟,则无神气;若专务速,又多失势。”要注意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如何写好涩笔?刘熙载指出:“惟笔方欲行,如有物拒之,竭力与之争,斯不期涩而自涩矣。”
    三是藏锋与露锋。这是起笔、收笔时的运笔方法。藏锋是将笔锋隐藏于点画之内,露锋是笔锋外露。藏锋是线条蓄力的重要运笔方法,可使线条容纳更多的审美因素蔡邕《九势》指出:“藏头护尾,力在字中。”并说“藏锋,点画出入之迹,欲左先右,至回左亦尔。”米芾也有“无垂不缠,无往不收”的名言。指出藏锋的作用及具体做法。露锋锋芒外露,能够显示神采。宋曹《书法约言》云:“藏以包其气,露以纵其神。”草书采取藏锋、露锋兼用。总的应以藏为主,藏露结合,如王羲之所讲“十藏五出”。
    四是提笔与按笔。这是草书运笔时笔锋上下运动的笔法。刘熙载“艺概·书概”云:“凡书要笔笔按,笔笔提。”既在每一笔的起止处及整个行笔过程中都要有提按。提和按是随时随处结合进行的,才按便提,才提便按。提按可避免平均用力,增加线条的轻重、粗细等变化,使线条的形态更丰富、更有节奏感。
    五是转笔与折笔。这是草书行笔过程中方向转变的笔法。转笔行至转弯处,不停不顿,转动笔杆,令笔锋改变方向并始终居中运行;折笔行至转弯处,稍作停顿,先提后按,不转笔杆,改变原来方向,完成后面笔画。折以成方,转以成园,分别表现出刚、柔不同的风格。姜夔《续书谱》云:  “折欲少驻,驻则有力;转不欲滞,滞则不道。”指明了折笔、转笔的用笔要领。转笔、折笔的线条都是典型的曲线,丰富了草书的线条形式,提高了草书的艺术表现力。王羲之讲的“十曲五直”,就是强调曲线的作用。
    三、笔力
    只有正确熟炼的掌握草书执笔、运笔的方法,才能把草书写得力饱气足,精神振奋,有“遒劲感”和“力度美”。草书是通过柔软而富有弹性的毛笔写出各种不同的点画线条,来表现客观物象的运动和主观思想的情感。线条是草书艺术的主要审美因素,线条之美,主要在于有力。“力度之美”来源于笔力,这就是历代书家所讲的中锋用笔,万毫齐力。笔力,不仅是一种技巧和智慧的结合,而且是作者内在精神的表露,笔力的强弱软硬,直接影响着一件书法作品的艺术生命力。卫夫人《笔陈图》明确提出:“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的审美标准,已为历代书家和书论家所公认。包世臣《艺舟双楫》也说“笔实则墨沉,笔飘则墨浮”。认为草书要以力为美,而要获得这种有力之美的艺术效果,首先取决于作者驾驭毛笔的技能。用笔得法,点画线条才能有力,墨也会沉着不浮,才能“力透纸背”,才能显示出书法的色泽风神,表现出生命的节奏和律动,给人以奇观的美感和鼓舞。
    草书作品的力,是在笔法精熟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线条的智慧并受感情所驱使的一种巧力,也就是所创造出的具有“骨力”和“内劲”的点画形态。刘熙载《艺概》说:“字有果敢之力,骨也;有含韧之力,筋也”。力,是线条形态中焕发出来的某种气质。草书作品应作到刚劲如刀斩斧截,轻柔似水流花放,而又无处不在有力。

评论(0) | 阅读(636) | 我的更多文章

 发表评论
您来做第一个为该作品点评的人吧~

| 共0条留言 | 页次: 1/0 | 10条留言/页 | 第一页 前一页 后一页 最后页 转到:
  发表点评                                            目前有0人对该作品发表了点评
  请输入评论标题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个试试
* 必须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您发表的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与书画服务中心无关。
* 我站评论管理人员或者艺术家本人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中心网站点评系统发表的评论,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我的二维码           

我的传媒中心 更多

 


我的互联网信息 更多
Baidu
Google

我的30国介绍



我的服务团队       服务流程 演示

直售服务电话: 点击查看
第一经纪人: 点击查看
全国画廊网点: 点击查看
全国经纪人网点: 点击查看


我的保真鉴定库       演示 更多



我的作品点击TOP10

作品7 ()
作品9 ()
作品13 ()


我的最新动态

草书欣赏刍议1
草书欣赏刍议2
草书欣赏刍议3
草书欣赏刍议4
草书欣赏刍议5
刘广茂草书赏读
凝神贯气抒胸臆 飞瀑流泉自有声
中国国学学会副主席——刘广茂书法作品欣赏
中国国学学会副主席——刘广茂草书作品欣赏
浅议草书的章法


访客最新留言

我要留言 全部留言

书法艺术名家刘广茂官方网站 | 电话:点击查看 | 帮助中心
15966647833 4006406286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ICP B2-20041068号 信息产业部:鲁ICP备 09036950号
打开
关闭